腾讯云胡黎明:金融机构重视分布式核心建设,本地化比例会逐渐提高
日期:2023-05-15 16:17:35 / 人气:179
目前核心系统中使用国产化的服务器和硬件整体比例不高。本报记者|刘晨光金融机构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迫在眉睫。此前,央行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已发布金融科技发展指引,强调关键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近日,腾讯云副总裁胡黎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市场需求会受到抑制,预算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去年没有做的招标计划将付诸实践,今年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行业调研、项目招标乃至实际落地的步伐将会加快。胡黎明介绍,在软件方面,office和online collaboration属于同一类,本地化基本接近尾声,因为这是第一类要求本地化的系统,有少量的收尾工作。第二类是一般业务系统。第三类是最重要的核心交易敏感系统。“目前通用业务系统正在进行软件本地化迁移,项目数量庞大,其中安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说。据胡黎明介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使用基于国产化的底层硬件服务器来承载这类系统,承载多少实际上是按照试点的要求,每年按比例推进项目和计划。预计2025年前完成大部分通用业务系统,和OA的节奏差不多。胡黎明坦言,在核心系统方面,大银行和一些股份制系统的进度是比较超前的。“他们在前两年完成了核心系统应用的分布式改造。应用软件转型后,现在又切线到分布式基础设施,也就是数据库和云平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具体来说,从整体节奏来看,区域性银行在本土化方面更加积极,部分银行希望在这个方向上有所建树,或者这类银行的核心系统可能正在老化,正好借此机会升级。金融机构的核心系统更换正在逐步进行。是什么因素在推动金融机构做出这样的选择?胡黎明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业务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包括很多新的金融形态,要求大银行关注腰部客户或者长尾客户。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开放银行。“开放银行需要银行把自己的能力,所谓的API和SDK,整合到不同的场景中。这个场景可能不属于银行,比如汽车金融,可能会融入汽车产业链。因此,如果它想成为一家开放的银行,最终将回到业务原子能力的生成和组合,包括管理的敏捷性,对技术中间平台的要求,以及对分布式技术架构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核心系统采用国产服务器,硬件整体占比不高,部分在做一些试点。“大银行信用卡的核心是全部使用国内服务器,其他的只是暂时用一个小集群做一些试点,切换需要一段时间。核心切换到国产服务器,这个比例会逐年增加。”分布式核心建设是目前银行倾向使用的前沿模式。据胡黎明介绍,现在大银行在做整个分布式核心建设的时候,特别注重核心数据库。其实金融机构的建设模式是不一样的,类似微众银行的单元化建设模式,也是充分利用分布式数据库的原生分布式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建设核心系统。据胡黎明介绍,大银行基本都会迁移到分布式核心。“可以看到,比如客户信息、信用卡、借记卡等传统核心业务,2023年可能会下载到分布式平台。”胡黎明表示,目前核心系统建设是国产化的必争之地。“在核心系统国产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挑战依然不小,因为核心系统是银行的命脉,各地的技术架构不一样,需要长期的努力。”


作者:欧迪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会计刺客2》预售开启:本·阿弗...05-09
- 舒淇甜蜜回应与冯德伦感情:老夫...05-09
- 舒淇甜蜜回应与冯德伦感情:老夫...05-09
- 《会计刺客2》预售开启:本·阿弗...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