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对业绩深表歉意,积极求变谋突围

日期:2025-07-18 20:52:26 / 人气:30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大背景下,万科于 7 月 14 日晚间公布的 2025 年中期业绩预告备受瞩目。今年上半年,万科实现销售收入 691 亿元,交付超 4.5 万套,销售回款率超 100%,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 80%。然而,亮眼的销售数据背后,是业绩的大幅滑坡,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100 亿 - 120 亿元。
万科将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且毛利率仍处于低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土地成本、建筑材料价格等居高不下,而房价受调控及市场供需影响上涨空间有限,导致项目利润被压缩。其次,结合行业、市场和经营环境变化,业务风险敞口升高,万科新增计提了资产减值。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部分项目的资产价值面临重估,万科秉持谨慎原则进行减值计提,以夯实资产质量。最后,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这也对业绩造成了一定拖累。
面对业绩亏损,万科在公告中真诚表达了歉意。并且,万科展现出积极求变的决心,宣布将全力以赴推进经营改善。在战略层面,通过战略聚焦,明确核心业务与重点区域,集中资源提升竞争力;经营提振方面,优化项目运营流程,提升销售与回款效率;管理提升则致力于精简组织架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能;科技赋能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决策流程、提升客户体验;融合发展强调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拓展业务边界,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推动业务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开发业务回归良性循环,经营服务业务稳步增长,加快构建适应房地产新模式的核心能力,推动公司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从行业视角来看,万科并非个例。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根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统计,截至 7 月 17 日,东财行业类 A 股房地产开发板块中,已有 61 家房企披露 2025 年中期业绩预告,合计预亏区间达 342.56 亿元至 464.97 亿元,其中 37 家房企预计亏损,占比六成。像金地集团、华侨城等房企亏损持续扩大,绿地控股则从盈利转为亏损。不过,行业也有积极变化,部分企业如大悦城、城建发展等实现扭亏为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3.5%,比去年同期收窄 15.5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 5.5%,比去年同期收窄 19.5 个百分点,市场交易量有所改善,政策效果初显,但行业整体仍在筑底过程中。
一家房产机构分析师指出,短期内万科在业绩等方面仍面临一定压力。不过,在新一届管理团队的运作下,万科也迎来诸多积极变化。公司持续获得融资支持,从大股东深铁集团的借款支持可见一斑。今年以来,深铁集团第 6 次向万科 A 提供股东借款,年内已累计提供超 211 亿元股东借款。7 月 3 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万科向深铁集团申请不超过 62.49 亿元借款,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金与利息,同时深铁集团同意对万科 8.9 亿元已有借款展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这为万科缓解债务压力、保障资金链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万科积极盘活各类存量资源。此前,万科在极短时间内通过出售库存股快速 “回血”,6 月 12 日披露已完成所有 A 股库存股出售,回笼资金 4.79 亿元。今年上半年,万科实现大宗交易签约金额 64.3 亿元,通过存量盘活回款 57.5 亿元,并以盘活模式新增获取项目 3 个,自 2023 年以来,已累计盘活项目 64 个,涉及可售货值约 785 亿元。万科还有序推进偿债工作,上半年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2027 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从短期偿债指标看,2024 年末及 2023 年末,发行人流动比率分别为 1.28、1.4,速动比率分别为 0.55、0.55,较为稳定;长期偿债指标方面,2024 年末及 2023 年末,发行人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73.66%、73.22%,也保持相对稳定。
业内人士表示,借助各类支持性措施,万科形成了存量盘活的系统性打法,优化资源结构,并适当补充储备资源。在市场整体仍处调整期、下行节奏放缓的当下,企业聚焦核心城市的结构性机会,行业分化进入新阶段。万科若能持续深化变革,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尤其是在 “好房子” 成为新增长点的趋势下,发挥自身品牌与产品优势,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率先突围,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兑现对股东和市场的承诺。

作者:先锋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先锋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