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枪》:武打亮眼,文戏待雕琢

日期:2025-05-06 09:21:19 / 人气:42


5月3日,电影《命悬一枪》在多家正版视频平台上线。这部影片质量尚可,若能登上院线,或许会有别样的精彩。毕竟当下院线电影市场不够景气,许多小众类型电影在院线上映可能票房不佳,在网络院线上映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打戏精彩,独具特色
《命悬一枪》由张晋等演员主演,其打戏部分堪称上乘,可分为传统武打和枪战两部分,且都以川派建筑为背景,打斗场面精彩纷呈。尤其是枪战部分,在川派建筑群中展开巷战,极具想象力。影片中的枪战利用了地形,没有像抗日神剧那样脱离实际,而是通过躲避实现以少胜多,让观众更容易信服。同时,电影没有神化男主的战斗力,将他塑造成一个真实会武打的人,这一点值得肯定。并且,影片中男主角的打戏理由较为合理,先是救女主,后是复仇,满足了及格武打片的基本要求。

文戏有亮点,亦有不足
在角色塑造方面,《命悬一枪》有出色之处,比如女主颇具川妹子的爽辣性格。然而,在川派群像戏上,四川人的独特气质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小镇群像中的角色显得较为单薄,如同蝼蚁一般,只是为了牺牲自己或比自己更卑微的人,缺乏深度和层次感。

电影开局几场戏颇具豪侠气,建立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武侠关系,如男主兄弟上山打土匪的情节,在武侠概念中成立,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一诺千金的关系,传递出一种侠义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

核心叙事逻辑存在短板
武打片有其核心叙事逻辑,即“为什么而打”。及格的武打片能给出相对合理的理由,《命悬一枪》中男主角为救女主和复仇而打,满足了这一基本要求。但真正优秀的武打片需要找到能与时代情感产生共振的打戏理由。几十年前,黄飞鸿、霍元甲等电影中,主角为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而打,这种理由符合当时中国人的情感需求,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而如今,这类理由已难以引起大众的情感共振。《命悬一枪》仅以复仇作为打戏的理由,路数单薄且套路化,缺乏时代情感认同。

武打片的关键在于“芯片”
做武打片如同做手机,花里胡哨的东西固然有用,但核心的“芯片”才是关键。《命悬一枪》在武打戏份拍摄和动作设计上表现出色,证明导演和张晋具备相关能力,但在剧本层面,未能精准找到武打的时代情感共振之处,其“芯片”较为陈旧,算不上高档。这也提醒着影视创作者,在注重外在表现的同时,更要用心打磨剧本,挖掘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核心内容,让武打片更具深度和内涵。

作者:先锋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先锋娱乐 版权所有